12月30日,在“GET2021教育科技大会”上,网易有道高级副总裁、有道智慧教育总裁金磊发表了以《AI领航,科技企业的智慧教育建设之道》为主题的精彩演讲。金磊从政策引领、市场环境和有道基因三方面对于有道做智慧教育业务的思考做了全面分享。
金磊表示,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会持续加快。但信息化建设二十多余年,尽管学校在不断追求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老师们抱怨产品不好用、不想用、不会用的声音仍然一直存在。本质原因是很多教育信息化提供商没有深入到教育场景的核心。
金磊强调,教育信息化的做法有很多,卖关系和卖参数的方法都不是正确的路子。作为互联网科技企业,要发挥自身的产品技术能力,以一线的使用者为中心,挖掘场景需求,而不是以“决策者”为中心。
在“双减”大幅压缩考试频率的背景下,有道面向B端的产品智能学习终端紧抓过程性数据;及时反馈学生薄弱点;在不改变纸笔书写习惯的情况下能够帮助老师学生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通过深度挖掘这三个机会点,该产品建立了自己的差异化优势,目前已累计进入300多所学校。
金磊表示:“好的教育信息化产品不仅仅要帮助老师学生减负增效,还应该帮助学生培养受益终生的学习习惯。”
以下为金磊演讲内容(经整理):
大家好,我是网易有道金磊。
感谢芥末堆的邀请。一转眼,GET大会已经连续举办第七届了。这七年,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印象中几乎有道每年都不会缺席GET,不过随着有道业务的发展,我们每年来的人不同,讲的主题也有所不同。
我在有道负责智慧教育业务,之前我们是比较低调的,整个团队深入学校了解需求,打磨产品,所以智慧教育业务在有道已经沉淀了两年左右时间。伴随着双减的落地,有道也将蓄力已久的四大业务板块(智能学习硬件、素质、成人、教育信息化)作为了接下来的四个方向。今天,由我来分享下有道作为一家智能学习公司,我们在智慧教育中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有道为什么要做智慧教育?不外乎三点。政策引领、市场机遇以及有道自身的DNA。
政策层面,我们看到,从2018年开始,我国围绕教育信息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虽然“双减”对K12培训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但国家对于各行业的数字化变革,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力度是没有变的,甚至力度更大了。在双减出台的前两天,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推进教育新基建的指导意见。1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特别强调要开展终身数字教育,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
这个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数字化是提升生产效率,推动各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和优质的服务,来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和效率,为老师、学生和家长减轻负担,这与“双减”政策的目标是一致的。
伴随着政策的鼓励,校内需求的释放,市场也会日渐庞大。据华泰证券预计,2023年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将超过6500亿。
但我们发现信息化建设二十多年了,尽管学校在不断地追求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老师们抱怨产品不好用、不想用、不会用的声音却一直没有停过。所以这时候我们就感到有互联网思维的科技企业应该进场了。
复盘一下,市场上教育信息化的产品目前很多并没有深入到教育的核心,主要还是做一些辅助的工作。比如走班排课、电子班牌、安全监控、家校沟通、图书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的系统,与教学无关。 还有一些是底层的接入,比如提供直录播系统,这也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
我们看到,电子白板、阅卷机算是比较深入到教学场景中的产品了,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 电子白板的弱点是没有改变单项传输式的教学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很多老师仅仅是把板书改成了ppt,用电子白板演示。 而阅卷机的主要问题是数据只有期中期末等有限的考试数据,而没有过程性的数据梳理。
重点说说有道自身。作为一家互联网产品公司,我们在做产品上是比较擅长的,比如能够比较精准的抓住用户的需求,然后借助我们的产品技术优势来最大化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呢,有道在教育行业也沉淀很多年,对于教育场景也是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的。那么,把这些能力和优势放在教育信息化的赛道里,我们觉得是同样适用的。可以说,有道天然站在了教育信息化的原点上。
在双减背景下,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比如利用新兴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素质全面发展、突出育人为本、发展地区特色教育等等,这些很明晰的。那么我们具体怎么做呢?
教育信息化很庞杂,路子也很多,我们很清楚卖关系不是我们的优势,卖参数也不是我们的方向。作为互联网科技企业,我们很明确,我们是要以一线的使用者(老师学生)为中心,挖掘场景需求,而不是以“决策者”为中心。
基于这个的目标,有道智慧教育给自己制定的长期愿景是——“以科技创新成就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这其中,有两个抓手,我们叫做“AI筑底,数据为梁”。
大家都知道,AI技术能在教育场景中实际落地是非常不容易的,最重要的就是在场景中能够对学习效率有数量级的提升,同时还要大幅降低操作成本。
这里我以有道过去做的两个很受用户认可的产品举例:
有道词典是有道最早的教育产品,月活用户上亿。现在我们看有道词典有多种语言的神经网络翻译、图片和语音的翻译等各种丰富的功能。但在2008年词典刚上线的时候,有两个基础功能是用户最喜欢的。一个是网络释义,一个是例句。
传统词典从编纂到出版需要3-5年,等到了用户手上,词条和释义可能都是十年前的了,完全赶不上用户对新知识的学习需求。 对高阶的学习者和语言的使用者,困扰是查不到偏僻的专业名词,尤其是查不到新词,不知道新词的使用场景是怎么样的。
而有道词典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互联网平行语料的挖掘和清洗,把高质量的词条数增加到6000万条, 高质量例句数增加到2000万条,而且实时和互联网内容同步更新。 这样用户想查任何新词,都可以立刻查询到,也能在丰富的例句中找到对应的用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AI技术在这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学习者的查词的体验和实效性有了数量级的提升,深受用户喜爱,造就了累计9亿用户的学习类产品的奇迹。
再比如有道词典笔,我们把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文字识别以及神经网络翻译技术,都集成到小小的芯片中,功耗极低,速度极快,可以做到毫秒级超快点查。 这比传统的纸质字典查词,甚至手机查词都要快捷方便很多。从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出,有道词典笔比传统词典查词有15倍的效率提升 ,相比手机词典的连续查词,也有5倍提升。 这种人工智能技术造就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数量级提升。
在有道的智慧教育板块里,我们也有一款AI深度应用的产品——有道智能学习终端,也叫作业一体机。这款产品很多人可能还不熟悉,它是一台放在学校里面的独立的硬件产品,可以把学生日常的作业练习册进行扫描和采集的设备。
当然只有技术能力是不行的,教育信息化肯定不单单是技术的比拼。如何能够做到让技术回归教育本身?就是要尊重教学场景。
什么叫尊重场景?我上周去一线调研,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数学老师说:“我前几天才发现我们教室挂的那块电子黑板是可以自动画圆的。我很好奇地问:”这块电子黑板你们用了多久?" 老师说:“今年年初装上的”。我说:“快一年了,那你们没有研究下这个黑板有什么功能吗?”老师说:”大多数老师把他当作PPT在用,至于里面有什么功能,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也没有时间研究,我更习惯传统的授课方式。”
我又追问:“那现在知道这个黑板可以自动画圆了,你会用这个功能么?”这位老师思考了一下说,还是不会,“小初的孩子需要特别注意培养学习习惯,如果我没有用一个圆规在黑板上给他们演示,就一定会有孩子在写作业、考试的时候随便画。”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
第一,为什么一个电子白板装了一年,老师们没办法对它物尽其用。这里面就存在决策者和使用者分离的问题。很多传统的信息化提供商中标后只管提供产品,后期的交付对他们而言都是成本,反正我提不提供服务我的产品都能卖出去,自然我入校服务的动力就不强。那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大家都清楚,就是产品没法物尽其用,放在教室“吃灰”。
要想让我们的产品功能在教学环境中被充分利用,首先得让使用者知道它有哪些功能,能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说信息化生态中,我们要明确,我们服务的对象要从始至终盯住那些切切实实要是使用我们产品的老师和学生。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带来的好处,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前期你的产品进入学校后,得有相应的交付人员做好服务的工作才行,当然我们最终的理想是用好的产品干掉一切服务环节。
第二,教育科技要回归校内场景的本质诉求,部分人的工作是不能被自动化的科技强行替代的。比如前面提到的画圆。“圆是指在一个平面内,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以一定长度为距离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封闭曲线。”怎么让学生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呢?老师需要用圆规去实际操作,给学生示范,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圆的形成原理和特性。如果用电子白板,这个示范作用是起不到的。
另外,好的教育信息化产品不仅仅要帮助老师学生减负增效,还应该帮助学生培养受益终生的学习习惯。为什么拍照搜题一类的工具被禁止,因为它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这背后要求我们尊重教育,有所敬畏。
作业场景是我们这个产品选中的一个切口。有道智能学习终端不但不会改变学生们纸质书写习惯,还能够通过日常错题整理,培养起学习自觉性,养成及时纠错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这个产品切中的痛点是,我们发现过去大多数学校学生反复无效的刷题,老师要想了解学生的学情,需要经常性组织测评,甚至考试。这样的频繁操作从目的来看是好的,但不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这跟双减是背道而驰的。
同时在双减背景下,考试频率大幅压缩,老师能够通过考试获取学生学习数据的机会也被大大压缩。这意味着,学习的过程性数据极有可能会成为教学场景中的真空地带。
于是我们就在思考,怎么样在减少考试的情况下能实现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精准量化把握?如何能通过技术手段让老师及时有效的发现每个孩子学习的薄弱点,帮老师实现分层和精准教学?
同样一道题,每个学生错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比如一道四则混合运算错了,有的同学是因为乘法,有的同学是因为除法,而有的同学是不理解计算顺序,不能一概而论。
那么,学生通过有道智能学习终端扫描作业以后,可以立刻得到整理好的错题集,打印成自己的纸质错题本。而有道智能学习终端背后的学业大数据平台便可以通过细致的归因归类,去分析每个学生掌握知识背后的薄弱点,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
考虑在学校的实际教学场景,我们的产品还会提供班级维度的学习建议,老师可以得到整个班级学生的练习测验情况,从而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改善。
教育部五项管理里面,作业管理有“五问”,概括来讲就是,作业是一个技术活,作业的管理需要通过采集数据来总揽全局。如果各个学校、班级、区域要实现作业减负,就要用数据来说话,来表现作业是怎么减负的,效果怎么样。
学校和区域教育决策者的诉求就是需要对学校和区域的教学质量负责,需要用可以客观和量化的数据来评价教师。
那我们的大数据平台能够动态掌握各个学校的学习过程情况,以此来帮助决策者量化制订教学方针,提升区域学习效果。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其实是抓住了教学过程中的三个机会点,建立起了自身的优势,且这个优势是具备差异化的:
首先我们知道学生的过程性数据采集成本很高,有道智能学习终端用“作业”这样日常性的学习反馈作为抓手,能够有效地抓住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数据,精准的了解到每个孩子的知识薄弱点;
其次,相比传统的阅卷机只能采集阶段性的学习数据,我们的产品反馈速度更快;
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跟iPad这类电子产品相比,我们的产品更尊重校内学习场景。纸质的错题集既不会改变学生的书写习惯,也不会引起家长对于影响孩子视力、干扰孩子学习注意力这些方面的担忧。
在数字化大环境中,数据毫无疑问是撬动整个教育生态前进,甚至是教育变革的一个关键力量。那么随着数据量的扩大,我们的推题和分析也一定会越来越精准。这样教学的生态就会逐渐从低阶走向高水平的正向循环。
因为我们的产品切实的解决了使用者的学习需求,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老师的教学更为精准,所以老师和学生也越来越爱用我们的产品。
我们可以看一下实际的使用的效果,在浙江滨江区9所初中,通过最近两个学期使用的对比,我们看到不仅使用量大幅增加,使用的学生数量也大幅增加。
再看下我们的产品在陕西榆林的试点效果,我们目前已经在榆林市第一中学、榆林市第四中学等7所学校常态化试点应用,累计覆盖21个教学班,1106名学生。经过我们的统计和调查问卷回访,目前部分使用有道智能学习终端的学校班级,学生作业量整体减少约30%,作业时长减少约21%,学生在某一个知识点的重做错误率从42%降低到26%,每个知识点的练习量由原来的4题缩减至2.8题,减少30%。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老师的备课时间降低了25%,讲评的针对性却提高了20%。
从实际应用来看,有道智能学习终端的应用成效确实得到了规模性验证,真正为老师学生实现了减负增效的帮助,这也让我们更有动力去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产品。
有道一直希望通过科技的手段,减轻学生和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并不减教学质量。基于这个目的呢,我们在一代“有道智能学习终端”的基础上还推出了二代产品。现在全国已经有300多所学校,在使用我们的智能学习终端。同时,我们也启动了和区域的教研共建工作,为不同的区域提供更精准化的学情分析和教研内容,包括合肥、江苏、厦门等等。
我们坚信科技的力量,相信人工智能的教学工具和方法未来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可以成倍成数量级的提升教学效率,可以让更多老师和学生受益。
最后,我们是来自互联网公司的“野蛮人”,对教育我们心怀敬畏,非常乐意跟来自一线的同仁交流,欢迎想进一步了解我们产品的校长老师们关注有道智慧教育公众号,欢迎大家跟我们多沟通。
感谢大家!
09-26 来源:未知
05-25 来源:未知
07-01 来源:未知
05-20 来源:未知
06-16 来源:未知
07-28 来源:未知
05-13 来源:未知
06-08 来源:未知
06-09 来源:国际
06-09 来源: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