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英魂归故里

(作者:张宇、冯超群)11月14日,中央电视台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中,来自广西的肖自军,六年前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父亲的自传手稿,手稿中记录了父亲的遗愿:希望后人可以去祭奠自己亲手安葬在龙口剿匪战中牺牲的七位战友。为完成父亲遗愿,肖家兄弟掀开了一段为烈士寻亲的故事。

 

笔下忆旧情 血脉承遗愿

 

肖自军的父亲肖忠福,曾是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39军152师455团3营7连的指导员,参加了1951年的龙口剿匪战斗。在他写的自传中,详细记录了当年龙口剿匪战斗的经过,以及战斗结束后,他带领一个班的战士耗时数日为营里牺牲的战士修建了一座烈士纪念碑。他把这件事写进了自传里,心里也一直期望着,假许有一天,他还能重回故地,看望当年并肩作战却长眠于他乡的战友们。

肖忠福这个愿望直到他离世也未能实现。直到肖自军的哥哥肖自光在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才发现这本自传手稿,同时也得知了父亲一直未了的心愿。从小听着父亲讲战斗故事长大的他,也对与父亲一同作战却牺牲的战友们怀着极高的敬意。他与弟弟肖自军商量了之后,决定寻找当初父亲修建的那座烈士纪念碑,完成父亲未了的遗愿。

 

烈士碑塔在 英魂归何处

 

这一找就是三年。肖家兄弟按照自传上仅有的线索,即这场战斗的名字——“龙口剿匪战斗”,足迹遍布广西各地,只为寻找“龙口”所在。最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39军152师后代、著名作家白云芳的帮助下,才得知“龙口”便是广西马山县龙口镇,即今天的广西大化县龙那村。2018年3月24日上午,肖自光、肖自军兄弟终于来到了父亲自传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39军152师455团3营的七名烈士墓前,他们恭敬庄重地献上花圈,再把水果、糖饼和酒一一摆好,在肖家兄弟心中,这七位烈士是他们父亲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也是他们的亲人。看着墓碑上每一个熟悉的名字,他们仿佛看到了六十多年前父亲与战友们在龙口剿匪战斗中奋勇杀敌、不惧生死的身影,那么遥远,却又那么深刻。他们还了解到,龙那村的瑶族同胞历经五代人守护七英烈纪念碑,并一代接一代传颂当年解放军剿匪的英勇故事。父亲的遗愿终于完成了,可肖家兄弟却感到身上有了更大的责任,那就是找到烈士们的家人,带每一位烈士的英魂回归故里。

 

道路长且艰 寻亲不停歇

 

近年来,在习总书记关于英烈褒扬精神的指导下,广西壮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秉持初心,积极开展“致敬英烈,为烈士寻亲”行动,帮助烈士英魂回归故里。在肖家兄弟找到烈士纪念碑后,“致敬英烈,为烈士寻亲”工作组主动联系肖家兄弟,深入了解背后的故事,得知肖家兄弟和龙那村村民想为安葬在这里的七位烈士找到亲人,工作组立即组织力量多方发布为烈士寻亲信息,联合区内外多个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帮助寻找烈士后人。

寻亲工作艰难地进行着。七位烈士来自全国各地,北至东北,南至广西,纵跨全国上下,跨省寻找的阻碍使得寻亲工作开展一度陷入了困境。工作组积极开辟思路,除了利用手中的信息资源,还积极发动媒体力量,大力宣传龙口剿匪战斗和肖家兄弟寻找烈士纪念碑的故事。2021年9月,工作组与央视节目《等着我》接触并沟通合作,通过央视节目宣传扩大寻人范围和力度,加快寻人步伐。通过工作组的不懈努力,最终,找到了七位烈士之一侯培生烈士的亲人,让侯培生烈士的英魂回归故里。

侯培生烈士的亲人已经找到,这让工作组和肖家兄弟以及龙那村的村民看到了希望,却又陷入了新的焦虑中——剩下六位烈士的英魂还在等着亲人接他们回家。工作组没有就此停下脚步,继续奔赴六位烈士的家乡,并与当地政府部门联系,将烈士英魂与亲人之间连接的线一丝一丝地接上。大家都在为一个目标前进,那就是——为烈士找到亲人,让烈士英魂回归故里!

当年肖忠福带领战士修建的烈士纪念碑已经不在,现在看到的龙那村烈士纪念碑是后来新建的,七位烈士的遗骸也被转移安葬在鳌鱼山烈士陵墓园。肖自光和肖自军带着父亲的遗愿,来到鳌鱼山烈士陵墓园看望七名烈士。花圈林立,挽联飘扬。肖自光站在烈士的墓碑前,神情凝重,本准备好的满腹话语,竟不知如何说起。肖自军也是控制不住的激动,双眼泛红。肃冷的气氛笼罩着陵园,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剩下六名烈士寻找到亲人,带他们回家。蓝天下,烈士碑高高矗立,刻在上面的七个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闪闪发光。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